使用eProtein Discovery系统快速无细胞表达和纯化活性膜蛋白MsbA并验证其功能和结构
膜蛋白对细胞功能十分重要,超过60%的FDA批准药物以膜蛋白为靶点,因此高效生产膜蛋白对药物研发至关重要。传统的膜蛋白生产方法依靠去垢剂提取细胞膜,这往往会使蛋白质不稳定,导致蛋白质解折叠、聚集、非天然构象或失去活性。为满足下游应用需求而去除去垢剂的过程进一步增加了纯化难度,给结构和功能研究带来挑战。
eProtein Discovery系统通过整合无细胞蛋白质合成(CFPS)与自动化数字微流控筛选,与传统系统不同,无细胞蛋白质合成无需基于去垢剂的膜提取,可以直接优化纳米盘——纳米盘是一种脂质双层模拟物,由磷脂分子和膜支架蛋白组成,能为膜蛋白提供接近天然生物膜的脂质环境,从而维持其结构稳定和生物活性。可在24小时内完成11种DNA构建体和8组表达条件(无细胞混合体系)的筛选。这使得仅用48小时就能生产出正确折叠、有活性且适用于冷冻电镜分析的膜蛋白。
图1:eProtein Discovery系统膜蛋白生产工作流程。
本文展示了eProtein Discovery技术如何实现MsbA的高产生产。MsbA是一种原核生物ABC转运蛋白,对革兰氏阴性菌中脂质A的转运及外膜完整性至关重要。它是膜结合的同源二聚体结构,具有六个跨膜螺旋,这导致其产量低、易错误折叠和聚集现象。通过优化纳米盘的组成,该技术在48小时内生产出具有功能的MsbA,并经ATP酶活性测定和冷冻电镜结构分析验证。
1️⃣MsbA纳米盘筛选产量高于去垢剂法
通过eProtein Discovery技术对不同组成的纳米盘进行筛选后发现,与去垢剂Brij-35相比,MsbA的产量显著提高,这凸显了类天然脂质双层环境对膜蛋白稳定性的优势(图2)。在8组表达条件中,含MSP1D1 dH5-DMPG的纳米盘纯化产量最高,与单独使用缓冲液相比,产量提升了5倍。
图2:利用纳米盘和去垢剂进行MsbA的表达与纯化。8组表达条件下MsbA产量对比。
2️⃣MsbA放大与浓缩
在确定MSP1D1 dH5-DMPG为最佳纳米盘组成后,成功对 MsbA 进行了放大培养,获得了 120 μg/mL 的纯化蛋白(图 3A)。该产量与基于荧光的卡盒式产量预测结果高度吻合。此外,MsbA 被浓缩 15 倍至 1.8 mg/mL,且无明显聚集或沉淀现象。SDS-PAGE 结果证实了 MsbA 样品的纯度。
图3:MsbA的放大培养与浓缩。(A) 优化纳米盘条件下纯化的MsbA产量,与卡盒预测产量(蓝色)的对比。(B) 未浓缩MsbA的SDS-PAGE分析。
3️⃣MsbA活性检测
采用磷酸盐释放测定法对其ATP酶活性进行了评估(图4)。结果证实,MsbA表现出预期的ATP酶活性,添加其底物脂质A后活性受到刺激。而ATP酶抑制剂原钒酸盐的存在显著降低了其活性,这进一步验证了纯化的MsbA蛋白的功能完整性。
图4:纯化MsbA的ATP酶活性。(A) 脂质A可刺激其活性,而钒酸盐则会抑制其活性。 (B) 3600秒时的ATP水解速率。
4️⃣MsbA冷冻电镜分析
冷冻电镜分析纯化的MsbA-纳米盘复合物证实其结构与ABC转运蛋白一致,MsbA在纳米盘环境中呈现正确折叠的构象。与已发表的冷冻电镜重建结构的比对结果进一步证实,eProtein Discovery技术不仅能快速生产MsbA,还能保留其天然的结构动态特性。此外,多聚体组装分析显示,MsbA正确组装为二聚体构象——这是ABC转运蛋白发挥功能的关键前提。
图5:纳米盘中MsbA的冷冻电镜分析。(A) 纯化的MsbA在纳米盘中的冷冻电镜显微图显示出轮廓清晰的颗粒。(B) 二维分类图像,呈现MsbA的清晰特征。(C) 从头重建的三维模型,证实其正确折叠和二聚化状态。
eProtein Discovery系统成功实现了在48小时内快速、高产生产出具有功能且结构完整的MsbA。与传统表达系统不同,这种无细胞方法无需依赖去垢剂提取膜成分,减少了蛋白质的不稳定性,同时保留了其天然折叠状态和活性。通过利用基于纳米盘的稳定化技术,该系统快速优化了表达条件,最终获得了折叠正确、适用于冷冻电镜分析的ABC转运蛋白。这些表明eProtein Discovery系统是一套具有变革意义的系统,能够加速膜蛋白的生产,对以难研究的膜蛋白为靶点的药物研发具有深远意义。